返回

办学规模


查看:192   

一、办学规模的界定

    高校的办学规模是指高校可容纳的在校生人数。高校的办学规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高校所拥有的能为高校办学服务提供的硬件设备和公共设施,包括教学、科研、办公、生活、休闲娱乐等各方面的设备和设施;二是符合规定数量和素质要求的可以开展正常教学、科研任务所需要的教师。

二、目前高校办学规模的现状

    从国家恢复高考以来历年招生录取情况看,实际上已经出现了“一少一高”的状况,即高考报考人数逐年递减、高考录取率逐年增高。录取率在未来几年增多的空间也是有限的,并且录取人数已经或即将达到峰值,逐渐回落是一种大趋势。
    为满足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但一些高校在发展的进程中产生了教育质量滑坡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招生规模过大、医学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医学人才质量难以保证和师资缺乏。

三、我国高校,特别是辽宁省高校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全国情况:未来五年,将是高校改革最为艰难的攻坚阶段,高考规模开始持续下滑,生源数量明显减少,招生工作难度逐年加大。由于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全国高考生源在2008年达到历史最高人数1050万人后,开始全面下滑,并呈现速度加快趋势,将可延续到2017-2020年,未来十年中国18-22岁人口将减少约4000万人,预计到2018年我国高中生数量将减少到1677万人。有关专家认为,如果结构调整不到位,学校倒闭将不是零星现象。另外,留学是很多高考生的选择。由此可见,高考生源总量的减少势必造成高校间生源竞争的压力,国外高校纷纷抢滩中国生源市场。
    辽宁省情况:今年高中毕业生适龄人口是52.3万人。2017年高中毕业生适龄人口数是36万人,下降了16.3万人,适龄人口将下降一半。适龄人口的急剧变化必须要求我们尽快转变发展思路,加大高等教育改革步伐,从现在的一味追求规模扩张转到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上面,同时要加大对未来生源结构的分析,时时调整普通高校的办学思路转变人才培养的方式,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建设,主动适应未来生源的变化。

四、高校扩招后产生的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

    积极效应: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提高了国民素质,优化了人口结构;为广大考生提供了更多的求学机遇,也为高校的发展带来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对于拉动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高校的基本建设、教学设施的添置等带动了一定人力和物力的投入,高校的收入提高;对我国文化与教育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医学院校的扩招可以缓解广大农村缺医少药的现象。
    消极效应:高校连续扩招致使高等教育质量下滑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另外,扩招使录取分数线降低,导致新生质量降低。贫困生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五、我们的思考

    1、顺应国家的形势和要求。教育部在2012年4月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因此,稳定高等教育规模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核心、最迫切的任务,也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今后稳定规模将是我们一个长期的任务。
    生源的危机会对某些高校的生存带来威胁,面对未来的生存危机,应该清晰自己的办学思路,以学校的定位,着力提高办学质量,加强管理,集中发展优势,打造特色品牌,培养应用型人才,改革生存发展模式,是我校化危机为转机,迎来更加广阔生存空间的关键所在。
    2、顺应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注重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医学教育的质量。应树立医学教育精英化的理念、明确医学教育办学的基本标准、适当控制招生规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培养模式。
    3、制定符合我校实际的招生规模。学校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今后五年学校的工作方针是:质量至上、人才为本、学科统领、科技优先、精英教育、特色发展、制度创新、国际化办学。国家近期就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多次召开会议,为今后高等教育尤其是医学高等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明了方向,正确的处理好规模、质量、结构、效益之间的辩证关系,来认真研究我们学校的发展规模。

大连医科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5802次访问,全刊已有2330962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