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生命最后的尊严

——临终关怀的思考


查看:36   

生死是人一生当中必须经历的两件大事,不同于新生命呱呱坠地喜悦,受限于中国世俗文化对死亡的认知,人们对于死亡二字讳莫如深,不愿提及。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提升以及社会对于人文意识的不断加深,现代医学已经不单单放眼于人的寿命的长短,已经逐渐开始聚焦有限生命的质量与人性的尊严。临终关怀就是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孕育产生的。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美国医生特鲁多的墓志铭常常被从事医疗行业的人奉为圭臬。医学作为一门科学,尽管它现在如此发达,却仍然充满了太多的未知、无奈和不确定。来到临终关怀医院里的病人生命已经无法再次逆转,死亡已无法回避。他们选择这样的一个地方,无非只是希望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得到一样东西——尊严。尊严这二字,对于一名健康人来说可能代表着社会地位、稳定的收入或者幸福和谐的家庭。然而在医院,尊严也许代表的是临终关怀、安宁护理、舒缓疗护这样的专业词汇,代表的是缓解病痛,延长寿命这样充满着无助的词语。

无助归无助,人们仍然会追求最后的尊严,也就是临终关怀。

现代意义的临终关怀指的是为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照顾护理,包括医疗、护理、心理、精神等方面,以及临终患者在将要逝世前的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内,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临终关怀的意义就是在患者生命的最后关头提高其生存质量。相关医疗人员的终极理想就是让每一名患者“善终”、“优死”,可以说临终关怀相关医疗服务的成熟,是一种全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从当前的现状来看,临终关怀在中国的发展还远远谈不上成熟二字。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约700万人走向生命终点,但社会上提供的临终关怀服务却只能满足约15%的需求。英国《经济学人》信息部的报告认为,中国的临终关怀服务供给跟不上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根据《经济学人》信息部的2015年“死亡素质指数”,中国在80个国家当中排名倒数第10。官方统计的理想数据尚且如此,更何况在种种现实因素影响的今天,“临终关怀”相关服务的建立仍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
那么临终关怀,究竟现在有着哪些问题?

首先,临终关怀直到现在都缺乏一种标准。究竟什么样的病人该收,什么样的病人不该收?病到怎样的程度才应该收?这是一个很难判断的问题。比如,癌症是一个让世人恐惧的疾病,可癌症又有太多种,有的生存率低,有的却可带病生存相当长一段时间。恰恰就是因为疾病的不确定性,再加上种种人性考量,才使标准难以确定。第二,人员缺乏。临终关怀在国内尚处起步阶段,了解这方面的医护人员不算太多,愿意投身其中的人也较少。目前国内基层的医疗水平较低,绝大多数的优质医疗资源都集中在大型三甲医院,因医疗资源有限,临终关怀很难展开。第三,资金缺乏。目前,临终关怀还没有政策扶持,缺乏资金投入。最后,在中国临终关怀面临着种种伦理疑虑。中国传统文化忌讳讨论死亡,而且缺乏死亡教育,死亡教育的缺乏导致了中国世俗文化对于死亡的过度恐惧。在国外,很多人已经把部分癌症看作是一种正常的慢性病。许多人被诊断出癌症之后,该吃药吃药,该治疗治疗,尽可能不影响正常的日常生活。这样的环境之下,患者才更可能去接受疾病,也才更可能和死亡和解。只有能够真正的理解死亡,临终关怀才有可能被广泛的推行下去。

在前南斯拉夫的一部老电影中有这样的一句台词“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等死。”临终关怀会让“等死”的过程中更有质量,更富有人情味。

人们也许有一天会面临这样选择,选择浑身插满管子,接受创伤治疗,痛苦的活过一年;选择较高质量,并无痛苦的短暂的活过三个月。有很多人会选择前者,但从事医疗行业的人,却会不约而同的选择后者。因为,医生们是见过死亡与痛苦的人,最懂得“生命尊严”这几个字的分量。而我,那一天也会果断的选择后者。(药学院2016级 王广建)

大连医科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9176次访问,全刊已有2322292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