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筑得良巢 引凤来仪

——记教育部肿瘤创新团队


作者:胡莉莉
查看:70   

编者按:
    近日,刘强教授成功当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成为我校自主培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第一人,标志着学校在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2011年9月,以刘强教授为核心的高端肿瘤创新团队正式落户大医,3年多来,在学校“学术特区”政策的大力扶持下,肿瘤创新团队引领科技前沿,注重平台建设,创新管理模式,打造人才高地,取得了丰硕成果。肿瘤创新团队还注重与本校科研与学科建设的交叉融合,增强辐射效应,带动了学校整体科研水平的快速提升,提高了学校的竞争力。这些都标志着我校以“团队引进”的方式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模式取得巨大成功,在全省起到标杆和示范作用。

    2011年9月,大连医科大学举行引进肿瘤创新团队签约仪式,标志着以“973”首席科学家刘强教授为核心的高端肿瘤创新团队正式落户大医;
    2011年10月,大连医科大学肿瘤中心正式成立,2012年1月,时任辽宁省副省长陈超英和学校党委书记周万春为中心揭牌;
    2011年12月,肿瘤中心陆续获批组建辽宁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肿瘤干细胞联合实验室、辽宁省肿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平台;
    2012年5月,肿瘤中心完成实验室改造工程,建设成近4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实验室;
    2012年9月,肿瘤中心公共技术支撑平台成立,陆续购进高端实验设备,累计投入4000余万元;
    2012年、2013年、2014年,肿瘤中心连续举办三届“中国·棒棰岛国际肿瘤前沿论坛”,该论坛现已获批为中国工程院学部学术会议;
    2013年11月,“肿瘤干细胞的信号网络干预”研究团队成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2013年11月,汪洋教授入选中组部第五批“青年千人计划”;
    2013年8月,康岚教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这是我校首次中标该类型项目;
    2014年2月, 刘强教授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14年,刘强教授、汪洋教授作为通讯作者分别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和《Cancer Cell》发表论文;
    2014年,肿瘤中心中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项,占全校中标总数的23.8%,并且连续两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014年7月,肿瘤中心与华大基因共同合建“大连医科大学肿瘤中心——华大基因联合实验室”;
    2014年11月,刘强教授当选为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八届免疫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15年1月,肿瘤中心完成学校基因组及个体化医疗中心筹建工作;
    2015年2月, 刘强教授当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

    时间具有神奇的力量,它可以使一粒种子落地生根、枝繁叶茂、满树繁花、硕果累累。大连医科大学作为高端人才引进的肿瘤创新团队就见证了这样的奇迹。三年的时间里,肿瘤创新团队在学校“学术特区”政策的扶持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成立之初的15人,发展到今天汇聚了“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辽宁省攀登学者等各类各层次人才在内的50人的科研团队,在人才队伍建设、学术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结构合理、专业性强的高水平肿瘤研究团队,迅速提升了学校的竞争力和科研能力,而且以团队方式引进高端人才的模式,在辽宁省内开创了先河,在全社会引起了极大反响。
    “大医肿瘤创新团队要作为全省的标杆和示范,要建成辽宁肿瘤防治的高峰,完成肿瘤疾病的预防、治疗、转化,更好地服务百姓。”在肿瘤中心成立揭牌仪式上,时任辽宁省副省长陈超英的话音还在耳旁回荡,肿瘤中心已用一连串漂亮的数字给予了最佳的印证,用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成绩做出了回答,也为肿瘤中心中期考核交上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筑巢引凤  打造人才高地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大连医科大学在创办之初,就汇聚了一批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成就了大医五、六十年代的辉煌!学校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为贯彻执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再次提出“人才强校”战略,与此同时,辽宁省政府和大连市政府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吸纳高端人才的政策。学校的新校园里,为引进高端人才提供的实验室早已预留,专家别墅也提前建设,虚位以待,只等凤来。就在学校招贤纳才之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刘强教授走进了大医的视线。拥有共同的理想与追求,要成就一番宏图伟业的雄心壮志使学校党委与刘强教授一拍即合,很快进入实质运作阶段。作为辽宁省的高端引智项目,辽宁省政府和大连市政府都给予了大力支持,辽宁省原副省长陈超英、滕卫平多次接见刘强教授并给予支持和帮助。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学校就完成了所有的人才引进的筹备工作,2011年9月,学校隆重举行引进肿瘤创新团队签约仪式,辽宁副省长滕卫平、大连市副市长朱程清等领导一起见证了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当时引进的团队成员之一秘晓林教授至今回想起签约仪式时还很振奋,他清楚地记得当时党委周万春书记掷地有声的话语:“学校要想建成国内先进、国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真心实意地依靠人才、使用人才,形成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局面,要有足够的胸襟、气度、境界和魄力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爱惜人才、关心人才、宽容人才、扶持人才。”现在秘晓林教授任学校基础医学院副院长、生物科学系主任,在管理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且为了支持他的事业,夫人和孩子也从美国来到大连安家。
    肿瘤创新团队引进后,在海内外引起了极大反响,许多海外留学人员无不对辽宁省的人才政策、对大医的魄力所赞叹折服。而且,肿瘤创新团队的放大效应很快显现,团队在国内外为大医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成为一张亮丽的名片。2012年3月中旬,以党委书记周万春为团长的“大连医科大学高端人才引进代表团”赴美国、加拿大知名高校引进人才,并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霍普金斯大学、康奈尔大学、波士顿大学4所大学进行了公开招聘,吸引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对学校的关注,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招聘会后第一个签约的全职PI(课题组负责人)、现任学校药学院副院长的刘丕旭教授当时是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科学家,主要从事以肿瘤实验动物模型为平台的转化医学方面的研究,他当时听了周万春书记极富诚意的宣讲、听了刘强教授到大医工作的切身感受后,心潮澎湃,萌生了回国创业的想法。现在他已经组建了由1名科研助理、2名博士后、3名博士、10余个研究生组成的科研团队,而且,他的夫人程海凌在他的影响下,也放弃了哈佛大学医学院癌症研究所的工作,来到我校第二临床学院组建肿瘤研究所,担任所长,正是“立志报国比翼飞,梧桐引来凤与凰”。
    肿瘤团队签约之后,学校的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又陆续引进了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麻彤辉教授;引进了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专家乐卫东教授;引进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李汇华教授;引进的36岁汪洋教授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在“辽宁省高校攀登学者”、“辽宁特聘教授”等各类人才评选中,学校入选人数都位居前列,真正打造了人才建设高地。

   

2011年9月,学校与肿瘤创新团队正式签约

 时任辽宁省副省长陈超英与党委书记周万春为肿瘤中心揭牌

学术特区  创新管理模式

    学校在肿瘤中心创建之初就坚定不移地实行“学术特区”管理模式,矢志不移地向着“打造大连医科大学肿瘤人才高地、学术高峰”的建设目标前进。对于肿瘤中心的发展建设,学校党委始终高度重视、倾情投入、全力支持。周万春书记一再强调,“要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对创新中心实行特区式团队管理模式,要大力营造宽松和谐的人才文化环境”。
    “特区”首先体现在中心创建的特事特办上:在学校资产管理处、后勤管理处等部门的支持下,肿瘤中心从基础实验室改造到配置设备仪器仅花了短短半年时间,并于2012年6月完成全部的硬件建设;在人才等部门的支持下,团队骨干人员在2013年9月前全部到岗。此外,学校为肿瘤中心改造了近4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实验室,筹建了肿瘤生物治疗中心;搭建了公共技术支撑平台,新购进了一系列高端实验设备,累计投入近4000万元;加强科研团队建设,累计投入科研启动经费4000余万元;快速组建了高效精干的行政服务团队,提供后勤保障,并在人财物、在机制体制上给予更大更多的自主权。
    为了使肿瘤中心的运行更加高效、科学,保证学术特区管理,刘强教授与大家一起制定了“家规”,探索新型管理模式。中心制定了《肿瘤中心运行管理办法》、《肿瘤中心实施课题组长(PI)负责制暂行办法》、《肿瘤中心PI联席会会议章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中心成立了PI联席委员会,PI联席会对肿瘤中心的发展规划、仪器设备采购、教师职务评聘、PI引进等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只有超过二分之一的PI投票同意才能通过决议。如今PI联席会已召开22次会议,形成130多项决议。为了保证决策的民主,肿瘤中心还设立了职工委员会,进行监督和反馈。
    管理模式的创新,极大地调动了PI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职PI、现任学校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的雷海新教授介绍说,PI负责制使PI对自己的课题组有很大的自主权,与国际接轨的方式让他们迅速适应、如鱼得水、干劲十足。PI联席会则真正体现了“教授治学”的理念,在中心重大事件的决策上,负责人刘强主任和大家一样只有一票表决权,而行政副院长只能列席会议而没有表决权,教授的意见得到了极大的尊重。
    肿瘤中心的每个课题组既是独立的科研团队,又在相关领域协同作战。正因为如此,肿瘤中心的实验室夜间经常灯火通明,每个实验室和项目组都互相憋着劲儿埋头工作。
    2014年12月31日,《中国教育报》发表了《打造“学术特区” 构筑创新高地——记教育部创新团队、大连医科大学肿瘤中心》的专题报道,对肿瘤中心“学术特区”的运行模式给予了肯定,并指出“‘学术特区’建设带动学校发展的模式能迅速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和科研能力,是地方普通高校发展的有效途径”。

 

PI联席会议
 

高端定位  引领学术前沿

    肿瘤中心是以“肿瘤创新团队”为支撑,以肿瘤机制研究为基础,以肿瘤预防为重点,以肿瘤个体化治疗为中心,以转化医学和创新药物研发为目标的国际化医疗学术中心。
    成立之初,随着一批全职PI、科研助理陆续到岗工作,肿瘤中心人才队伍数量得到进一步充实,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梯队趋于完善,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专业覆盖面广、知识结构互补性强、学术思维活跃、具有创新精神、转化经验丰富的高水平肿瘤研究团队。肿瘤中心现有全职PI13人,兼职PI17人,科研助理及技术人员35人。
    中心的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2015年1月,刘强教授申报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并获批准,标志着大医高端  人才培养取得重大突破。刘强教授还入选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汪洋教授入选国家第五批“青年千人计划”;康岚、汪洋两位教授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刘强等9位教授先后入选辽宁省“攀登学者”……
    3年间,肿瘤中心陆续获批组建辽宁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肿瘤干细胞联合实验室、辽宁省肿瘤生物治疗转化医学中心、辽宁省肿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平台;2013年,以刘强教授为负责人、创新团队成员为骨干组建的“肿瘤干细胞的信号网络干预”研究团队成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成为东北地区临床医药领域首支教育部创新团队,实现了学校历史性突破。
    3年间,肿瘤中心共中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9项,命中率42%,特别是2014年中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数占全校总数的23.8%。3年共中标省级自然基金项目8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1项,省引进海外研发团队项目1项,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2项,获资助总金额4600余万元。共发表SCI论文63篇,其中影响因子≥5的有29篇,≥10的有10篇。
    2014年4月,刘强教授作为通讯作者在国际自然科学领域权威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论文《IKK Restoration via EZH2 Suppression Induces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Differentiation》,5月16日,新华社对此项研究成果进行了专题报道,并且国务院官网进行了转载,引起社会极大关注。2014年9月,汪洋教授课题组在《Cancer Cell》杂志上发表了研究成果,影响因子为23.893,成为大连医科大学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发表的最高影响因子期刊论文。
    一直以来,肿瘤中心积极开展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肿瘤中心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2012年、2013年、2014年,中心曾连续举办三届“中国·棒棰岛国际肿瘤前沿论坛”,该论坛现已获批为中国工程院学部学术会议;先后聘请来自美国、英国等国家的12位教授为特聘教授,定期来学校交流访问。中心举办专题讲座及高水平学术报告50余场次,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搭建了交流的平台,有力地推动了中心与其它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并进一步提升了肿瘤中心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力,极大地浓厚了学校的学术氛围。
    

 学校领导视察基因组及个体化医疗中心

交叉融合  增强辐射效应

    “学术特区”的管理模式给肿瘤中心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肿瘤中心也充分发挥人才和科研优势,加强与学校现有专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发挥辐射效应,提升了全校的科研水平。
    肿瘤中心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实行资源公用共享、平台共建共管,并对全校师生开放使用。据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对外服务情况的统计,2012年以来,平台开展课题组成员培训考核,举行各类仪器培训近100次,大型精密仪器培训30多次,考核近800人次;平台接受全校师生纸质预约1万多次, 服务全校师生科研机时数1万多小时, 平台仪器使用总机时超4万小时;平台接待各种外来参观超100次,举行平台开放日7次;承担学生实验观摩课6次。
    肿瘤中心注重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结合,目前,辽宁省肿瘤生物治疗转化医学中心和基因组及个体化医疗中心都已筹建完毕开始运行。肿瘤中心还与学校第一临床学院、第二临床学院合作建立肿瘤医学协同创新中心。
    肿瘤中心制定了《青年教师英才联合培养计划实施办法》和《双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计划实施办法》,以进一步增加中心与学校各院系的合作和交流。中心为全校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科研平台,提升了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而且,中心部分科研助理由学校其他院系的科研人员兼任,也带动了其它院系科研水平的提高。肿瘤中心还经常举办全校性的课题申报培训,辅助教师申请省、部级和国家级项目,并加强各院系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另外,肿瘤中心还通过举办肿瘤学术沙龙和本科生暑期夏令营活动,搭建自由的交流平台,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促进专业前沿的交叉,推动有效的科研合作开展,发起专业领域的学术沙龙接力;并希望通过学术沙龙,有效地推动科研发展与学科建设,积聚学术发展正能量,实现肿瘤学研究的协同创新与深度合作。
    肿瘤中心培养学生总数130人,其中博士后5人,博士研究生13人,硕士研究生112人。2013级博士研究生徐岭植当初正是被肿瘤中心这种特别的管理模式和研究氛围所吸引,考取了中心的博士。如今,他已经独立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论文。“这种特区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品格和科研精神。”徐岭植说。
    科研之花的盛开,离不开汗水的浇灌,离不开心血的付出。实验室里不分昼夜的投入,显微镜下细致入微的观察,论文修改字斟句酌的推敲……,还有团队智慧的碰撞、思考的火花、沟通的灵感,无不体现着肿瘤团队敬业、奉献、追求卓越的理念。
    回想过去的三年时光,肿瘤中心主任刘强教授说“我们就像一颗颗外来的种子,在大医落地生根、发芽、开花”。三年前,他怀揣着创业的激情和梦想来到大医,如今,他依然雄心壮志,对未来充满憧憬和规划:争创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生物治疗中心、建设基因组测序中心、构建“大肿瘤”研究团队……

刘强教授指导学生

肿瘤中心开展本科生学术夏令营活动

    《尚书·益稷》有言,“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凤凰是鸟中之王,有博大的胸怀和雄心壮志;凤凰又是不怕困境,克服万难的代表,寄托了奋斗的精神。肿瘤创新团队,就是一群美丽的凤凰,被开放、包容、发展的大连医科大学吸引而来。“滨海大医梧桐地,凤舞蓝天任翱翔”,肿瘤创新团队在大医这片沃土上,正向着打造肿瘤人才高地、学术高峰的建设目标不断迈进。

肿瘤干细胞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大连医科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6988次访问,全刊已有2332294次访问